一、 花期天气良好,开花情况分化
目前天气影响相对有限,我们在前期的定期报告中已经反复提过,新季苹果花期整体温和,适宜苹果生长,恶劣天气发生较少,对花期影响有限。
在天气影响有限的情况下,从我们对山东产区果农的调研采访来看,当地开花情况出现分化:官道等低价区的开花情况较差,花芽数量不理想,去年挂果多、落叶的果树开花情况尤其不理想。而在优生、高价产区,花量整体正常,7~15年树龄的果树开花情况较为理想。
考虑到开花过多反而需要额外劳动力做掐芽工序,以提升坐果情况。总体来说,山东地区花量足够,需要等待坐果、套袋等节点进一步兑现产量。
二、砍树、弃种唤起的减产预期
在果树本身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情况下,低种植意愿成为了苹果减产的主要逻辑支撑。一方面,根据果农反馈,当地已经出台鼓励改种粮食作物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在3月上旬的报告《【建投专题】苹果产区还能有多少故事?》已经提过陕西主产区劳动力不足问题较为明显,出现砍树甚至弃种果园的情况。
根据我们近期调研,陕西产区咸阳、长武、白水、洛川等地均存在上述问题,而山东产区同样存在一定砍树、弃种情况,部分村的伐树情况较明显。
劳动力不足推动伐树改种的逻辑在于:苹果种植需要投入大量关注,如掐芽、打药、授粉等众多工艺。果农反映一旦年纪大了就管不动果园,不如砍树改种庄稼省时省力。
因此,砍树弃种的进一步发酵,或成为限制新季苹果产量的一大动因。部分从业者反映,当地纸袋厂的订单较往年出现了减少,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产区对减产的预期。
三、减产尚未真正兑现
此外,我们仍需意识到,伐树本身不一定直接导致苹果产量的长期减少:目前伐树的主要对象是90年代苹果产能快速扩张时期种下的老树,目前产能已出现衰退。而伐树后为了改善土壤质量,需要改种其他作物,之后仍可改回苹果果树。因此,伐树带来的产能空缺可能会被新果树替代。
由于苹果产区分布范围较广,砍树、改种等行为带来的种植面积减少幅度难以定量地进行估计。新季苹果产量的最终兑现仍需等待不久以后坐果、套袋情况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关键词: 定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