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

即时:四川省“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公布 背后有何特色?

时间:2023-05-07 17:15:3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5月7日讯(记者 何佳欣)5月6日,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公布并表彰了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

会议授予11家单位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授予纪录片《又见三星堆》、广播剧《回家》、报告文学《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授予《一百零八》等 7 部电影、《火红年华》等 7 部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努力餐》等 7 部戏剧、《珙桐花开》等 4 部广播剧、《种子》等 7 首歌曲、《黄金团》等 7 部图书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资料图】

那么,本次获奖作品有何特色?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

展示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的光荣责任。记者观察到,此次获奖作品中,不少作品都用“以小见大”的形式展现了别样的中国故事。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是一部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与中国百年深情的报告文学作品,是国内首部抢救性完整呈现伊莎白百年人生故事的文学精品。作者谭楷历时3年,通过大量的采访和实地考察,用30多万字和珍贵的历史图片,讲述了伊莎白·柯鲁克在中国的一系列经历。

作为人类学家、国际共产主义者、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者,伊莎白·柯鲁克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奋力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她用一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传播了和平美好的中国声音”。

此外,影片《山歌》的故事取材于四川省凉山三河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真实案例,扶贫路上一件件笑中带泪的小事,每一位有血有肉的角色,最终组成了新时代扶贫攻坚战的雄伟画卷,也塑造了 "第一书记”们抛家舍业,不顾险阻,投入扶贫攻坚事业的"当代红军"形象。图书《羊群里的孩子》以主人公惹科在三年间帮助一只走失小羊寻找失主的经历为叙事线索,在他和小羊的四处游走中,展现生活在曾经封闭落后的大凉山地区的人们在时代春风中被唤醒后生机勃发、焕然一新的新生活。图书《天边的学校》详细记录了边远贫困地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藏族自治县唯一的完全中学——木里中学,在自身努力和帮扶下,通过八年时间,从整治校园环境开始,到最后建章立制,优化教学模式,组建优质的教师队伍,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态,从而创造了县域教育奇迹的故事。

舞剧《川藏·茶马古道》

饱含地域特色的烟火气

以舞剧《川藏·茶马古道》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四川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四川雅安蒙顶山,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运量最大的茶马文明古道。这条道路极其险峻而无法行走骡马,因此产生了一个独特的职业——背夫。

背夫们世世代代在这条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羊肠小道上往返,以生命的博弈守护着藏民们赖以生存的茶包与藏区物资的交替,一步步背出了川藏两地的商贸交互,也见证了川藏两地的血脉交融。

《川藏·茶马古道》以茶马古道上一个的普通家庭入手,从朴实真挚的母子情、兄弟情、爱情、民族情到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情感的递进折射出四川人民吃苦耐劳、豁达乐观的精神和可歌可泣、永不止息的古道精神,这种精神永存于大地,永存于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身上。

此外,舞剧《努力餐》将革命故事作为一条红线主线,巧妙融入川菜、川剧、川话、川歌等地方特色,再现一代共产党人为革命理想不怕牺牲的英勇无畏,让党性在四川文化的滋养中生发出来,延续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血脉和民族精神。歌曲《心有所蜀》以展现四川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题,将全省重要的文旅资源用文字意象进行宏观重构和拟人化叙事,歌曲大量运用川剧、川话等音乐元素,彰显川腔川韵,与四川独特风情相得益彰。纪录片《四川非遗100》(第二季)通过一个个四川非遗传承人与其所传承的技艺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四川具体、准确、直观的民间智慧。《夹江竹纸》《打结丝毯》《沐川草龙》《炳林毛笔》……作品突破单纯纪实进入到纪实美学,兼具美感、情怀和内涵。

《又见三星堆》

传承中华文化 共赏古蜀之美

在此次获奖作品中,不乏对古蜀文明的探寻。纪录片《古蜀瑰宝》以“从这里,读懂远古中华”为核心演绎,聚焦20世纪人类伟大的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宝墩遗址,构建起三星堆文化的形成、古蜀文明的演进脉络、古蜀人对外的交流互鉴等图景。通过对考古现场的真实记录、古代遗存的科学分析、历史文物的溯源追踪,探寻天府之国的来路,参透蜀人之道的内核,展示古蜀文明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勾勒远古中华更为清晰的文化版图。摄制组调研采访国内知名专家60多人,吸纳众多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及学术观点。

不负又见,一眼千年。神秘瑰丽的三星堆,犹如一枚“时空胶囊”,不仅蕴藏着解读古蜀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密码”,更是留给世人无穷无尽的遐想。

2020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从重逢到叩问,人们不禁思考,古老的三星堆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这些斑驳的痕迹里,又藏着怎样金戈铁马的过往?来自海洋的海贝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古蜀人的世界里,蜀道是否真的“难于上青天”?纪录片《又见三星堆》以伴随式记录的方式,呈现三星堆此次新一轮考古发掘全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冰的顺水之势不仅缔造了因水而兴的“天府之国”,催生出蜀人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更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中,李冰与留下不朽诗篇的苏东坡、李白等文学巨匠有所不同。他所留下的,是现世依然在发挥价值的水利工程,是“珍水万世焉”的生态理念,是“变堵为疏”的治世哲学。纪录片《蜀守冰》跨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穿过名扬天下的都江堰,重拾一个个散落的故事,回归对人物本身的塑造。

(图片由四川省委宣传部授权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