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六轮提涨仍在进行,但盘中政府部门密集发布了三条信息,黑色特别是原料端在上行趋势中破位大幅下跌。其中两则为两部门对发言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价稳供,将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严厉打击囤货曲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第三则为其中一部门紧接着发出的粗钢今年会继续展开同比压减,保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分开来看,前两则消息并没有特别超预期的地方,是政府部门一直以来的论调,后面这条也仅是略超预期。在去年底各机构包扩我们的年报中都较为一致的认为今年的粗钢产量并不会见到增长,核心原因在于需求端的表现不佳,即便今年随着政策刺激,市场也并未预期着粗钢产量增长,比较乐观的预期也仅是产量持平。
而且一季度在冬奥环保压力下,铁水产量是同比偏低的,日均约220.2万吨,期间焦炭累库约60万吨,焦炭铁水平衡点在222左右,焦煤加权库存约去库500万吨,焦煤铁水平衡点在212.7左右。4-12月如平控,铁水日产约在237万吨左右,双焦端由于焦煤进口当前是处于偏低位,7月铁路虽运力存变数,但蒙古国疫情已经受控,一季度月均进口均值可能只有70-80万吨,如果比较乐观的估计全年进口能达到蒙古国预期的3670万吨,后续焦煤月均供给会上升300万吨,供需平衡点能抬升至230水平,偏中性看上升幅度约200万吨,平衡点224,再加上产量一季度均值季节性就是偏低的,后三季度预计月均值有150-200万吨的增长,中性-乐观平衡点约在232.5-241.2.也就是说焦煤只要没有超预期的恢复了进口量,总量仍不够满足平控下的铁水需求,至少旺季供需紧缺概率仍是偏高的,二三四季度的平衡点需要同比压减超过1250万吨的铁水产量,另外如果政策给出二三四季度同比平控将会压减约1550万吨,也能逆转焦煤供需,阶段性转松时间点也得在四季度,不过四季度也是焦企季节性补库节点。那么目前政策没有明确给出同比下降幅度与执行时间,比较难给予供需一个确定性的定论,而且在政府欲刺激经济的逻辑下,钢铁需求会出现环比增长,过度压减也不利于稳定钢材供需与价格,单看压减消息力度可能不会很大。
资料来源:Mysteel、Wind、新湖研究所
但是结合两条消息起来看,市场就有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发言是否意在打压黑色中主要以海外供给的原料?亦或是后续的需求无法跟上继续增长的供给?打压力度会不会把原料转为平衡甚至偏松?如果是第一种假设那么在铁矿趋势回落前,双焦都难以趋势上行,因为政策会刻意打压铁水,直到铁矿供需转松为主。如果是第二种情形不论是政府先行要求钢厂减产亦或是钢厂亏损被动减产,双焦都将受到下游的负反馈。即便并不是以上原因,后期终端需求仍好,但钢厂因原料紧缺被动减产与政策要求主动减产对价格的反应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后续即便紧缺延续但缺口被主动收窄后,侵蚀利润进度会被放缓,另外在去年我们看到高钢价政府是会出手管控的,所以成材上方是有顶部压制的,即便提前减产在政策压力下,也难以让绝对价格上移太多,压制了双焦最终的高度。如果是第三种情况,那么当前利润集中在原料端,特别是焦煤端的格局将会有很大的转变,黑色整体的利润需要做一个重新的再分配,焦煤与铁矿利润会向下游分配。那么盘面策略上会偏向多钢厂利润。当然以上只是对于粗钢压减政策路径的各种猜想,市场对于疫情后终端需求仍偏乐观,那么下游扩利润提产后双焦就仍有上涨空间,在政策明确前,盘面尚难言进入趋势下跌,短线大概率是一个量级比较大的回调,量级较大原因在于绝对价格处于历史偏高位,不过向上去升水的驱动也会减弱。短期情绪影响下或高位弱震荡,后续方向仍需密切关注粗钢压减实际政策与疫情后的终端需求情况。
(文章来源:新湖期货)
关键词: 上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