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我很生气,这是高铁G2865次的特等座。”8月28日,一名网友发帖吐槽高铁列车特等座的空间太狭窄。在评论区,有网友调侃说这是“面壁思过专座”。还有网友说:“特等座就是这样的,下次建议买一等座。”记者联系中国铁路12306,一客服人员介绍:“我们以前听旅客描述,有的特等座可能还没有一等座舒服,座椅没有一等座宽敞,具体要看车次和车体情况。”其记录下G2865的车次信息后,表示将向相关部门反映。(据8月28日极目新闻报道)
相关视频截图
这件事情的根本问题不是座位狭窄,而是性价比不匹配。高铁列车的座位一般包括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按理说特等座应该比一等座更舒适。而要达到舒适的要求,空间上必然有相应的要求。毕竟,特等座的价格比一等座要高一些。
如果特等座没有一等座宽敞,那凭什么卖高价?
客服既然听说了有的列车上特等座还没一等座舒服,也有乘客反映这个问题,铁路部门为何迟迟不在座位的等次和价格上体现出来?
而另一位客服表示,特等座也没有商务座所享有的免费餐食、进出站引导、专属候车区等。那这个价格体系就让人看不懂了。在这种情况下,特等座的这个等次,无疑有误导消费者多花钱却难以享受到相应服务的情况。本想花钱享受,没想到是受罪。
据当事乘客反映,该特等座前排目测只有20多厘米,座椅不能前后移动,但票价是532元。同一车次的一等座和二等座票价分别是472元和296元。唯一的优势是旁边很宽敞。但是,座位前面腿脚伸展不开,旁边再宽敞也没有用。有列车员曾表示,“优势是安静一些”。这个说法恐怕得不到乘客的认同。
诚然,针对高铁座位不同的布局,卖出不同的票价,这是铁路部门的权利。但是,要保障乘客的基本权益,不能强行拔高一些座位的等级。再说,如果类似特等座有“安静一些”“旁边较宽敞”的优势,那么在卖票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注明前面的空间狭窄,体型高大的乘客可能存在坐不进去的情况?这样也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他们慎重选择。
高铁“面壁思过”座卖高价,必然导致乘客消费体验不佳。面对这样的问题,相关部门也有必要对座位等级进行调整,不能误导消费者。否则,玩文字游戏,将消费者当大冤种,只会得不偿失。